欢迎user
当今,电子政务、电子商务、网上银行、在线教学等线上业务依托Web应用,为广大用户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服务支撑。然而,网络犯罪分子利用多种手段对网页进行恶意篡改,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网络的正常秩序。其中,通过SQL注入攻击进行Web攻击的方式尤为隐蔽和危险。
作为Web应用程序攻击的典型手段,SQL注入攻击具有广泛性、隐蔽性、危害性等显著特征,其通过恶意代码注入,引发数据泄露、损坏甚至完全控制数据库服务器,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。
案例1
2020年 国内某大学教务系统入侵事件
SQL注入攻击:在登录页面用户名输入框使用 admin' OR 1=1; --,无需用户名和密码即可成功登陆服务器
损失:泄露学生及家长信息,包括联系方式、学习记录等
案例2
2022年双11 某大型电商平台优惠券系统攻击
SQL注入攻击:利用SQL盲注漏洞,通过响应延迟推断数据库内容,批量生成优惠券
损失:造成平台直接经济损失超2000万元
……
如何高效应对SQL注入攻击,防护Web应用安全?传统防火墙基于安全规则进行威胁防护,不仅存在误报、漏报等安全风险,还无法精准识别未知威胁,安全检测技术亟需升级突破。新华三新一代AI防火墙H3C SecPath M9000-X系列产品,基于AI算法,升级智能检测引擎技术,让隐蔽攻击真正“看得见”!
传统防火墙防御技术受限
安全检测技术亟待升级
针对SQL注入攻击,传统WAF(Web Application Firewall,Web应用防火墙)一般基于两种技术路线进行安全检测与防御:正则表达式与语义解析。
1.正则表达式
传统WAF通常依赖规则和黑白名单进行Web攻击检测,先使用正则表达式匹配攻击特征,再根据WAF设备识别应用层协议,并提取特征对比,匹配后执行防护动作。
但正则表达式的技术路线存在几大明显缺陷:
● 依赖人工经验:安全人员需提前熟知攻击手段,才能编写规则,这可能导致新型攻击方式无法预判与检测;
●威胁攻击容易被绕过:攻击者可以通过变形攻击语句,引发正则匹配失效;
●误杀与漏杀:正常的请求可能被误判拦截,而稍作改写的攻击代码WAF却容易检测不到;
●规则累积带来低效运维:每次发现新攻击,则需增加新规则,规则越加越多,导致WAF响应慢,维护成本高。
2.语义解析
传统的正则引擎只懂文本而不懂程序本身,存在误报、漏报、频繁更新规则、难以检测未知威胁等问题。而语义解析则能理解程序语言,在理解正常程序语法的基础上,通过检测找到可疑流量,例如能识别 SLEEP(5)是恶意延迟,但 WAITFOR DELAY '0:0:5'(相同功能、不同语法)也能被准确检测。语义检测的价值之一,在于即使是相同特征,也能识别出在不同场景、语序下是威胁攻击还是正常请求。
但就目前的语义指纹库而言,复杂语言(如JavaScript动态拼接SQL)仍然难以精准分析,威胁攻击容易被绕过。同时,语义解析是在传统规则的基础上做了一层抽象,但其本身依然依赖规则判别。因此,语义解析是正则表达式向AI识别的过渡解决方案。
不同技术路线对比总结与价值体现 ↓
AI技术强化智能检测引擎
新华三AI防火墙高效应对SQL注入攻击
身处智能新时代,以AI技术应对隐蔽、多变的攻击手段,将是必然趋势。新华三新一代AI防火墙H3C SecPath M9000-X系列产品,利用AI算法强化智能检测引擎,能够精准、动态、高效应对复杂多变的SQL注入攻击。
■ 动态识别变种攻击:基于AI语义理解与行为分析,动态识别变种攻击,如混淆编码、逻辑变形,降低误报与漏报几率,显著提升检测准确率;
■主动发现未知威胁:基于机器学习,可高效检测0 day攻击和新型注入手法;通过异常流量建模,识别传统方案无法全部覆盖的隐蔽攻击,如时间盲注、二次注入;
■防御效果可进化:模型持续迭代训练,检测能力随攻击样本积累而不断增强;结合威胁情报,预判攻击者手法演变趋势;
■适配复杂业务场景:动态区分恶意输入与合法特殊字符(如医疗系统中带引号的姓名、金融系统中的复杂查询);支持多语言/框架的SQL语句解析;
■运维降本与响应提效:自动学习攻击特征,无需人工频繁更新规则库;实时检测与拦截,避免事后补救带来的业务损失。
通过选取1415条攻击数据,经对比测试,新华三智能检测引擎对SQL注入攻击的识别率达99%,误报率低于0.2%,相比传统的IPS特征库识别方式,效果得到显著提升。
新华三智能检测方案VS传统防御方案对比表↓
作为一种高效的威胁检测功能,智能检测引擎通常会部署在网络流量必经设备上。在相应的业务模块中启用智能检测引擎的相关功能后,当流量经过设备时,应用层检测引擎会进行信息提取,并将提取到的信息发给智能检测引擎进行学习、深度分析和评估,从而准确识别网络中的未知威胁和攻击行为,并根据分析结果生成日志,进而辅助安全决策。
新华三集团依托AI技术,实现SQL注入攻击的动态安全防护,为网络安全防护提供了新思路。面对数字化时代的安全挑战,我们将持续深化AI安全技术创新应用,加速推进安全防护体系从“被动防御”向“主动安全”转型升级,并通过全栈安全能力,为客户构建更智能、更弹性、更可信的安全屏障。